当代画坛在东西方文明彼此碰撞下,百花齐放,涌现出为了数众多的别致画风、画韵。其中,朱理存的书画艺术,更是其中一朵极其新颖、难得的奇葩。
作为当代画坛最杰出的女画家之一,朱理存的作品关注社会、反映民生,总是洋溢着清新的时代气息。画家以新颖的笔墨形式,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生活的点滴变化,每一幅作品仿佛都带着生活露珠和泥土芳香。比如她的成名作,改革开放之初创作的那幅《踏歌图》。这幅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格调,给人留下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印象。此画色彩之淡雅清新,月下景物的迷离之美,醉女的摇曳生姿之态,都在画家视觉美感的色彩下表现得出神入化。这幅作品既有民族、民俗意义的审美意蕴,又蕴涵着朴厚的乡土文化气息,充分显示了画家对时代的敏感和杰出的艺术才华。
近年来,朱理存的艺术情趣总体上是朝着典雅、婉约、文秀方向发展。其笔下没有世故的荣华,也没有苍白的凄凉,只是一任生命在不见涟漪的宁静中恬憩,缓慢的品味到生活的真谛,那是一种清越的心灵之音,像清晨的露水一样晶莹。凭借其丰富浪漫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写实造型功力,画家总能够独具慧眼地深入审视生活,去发现、感受现实世界中独特的艺术美感,通过笔墨把这种美感和创造的快乐与观者分享。
《温暖的阳光》 2011年作 138*38cm
工写兼普 忘形达意
朱理存早年先画写意后画工笔,画了二十年工笔又复归写意,工写之间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、浑然一体的超然境界。在多年的创作中,她不但工写兼善,而且深受中西画理的熏陶。厚积发之下,画家在创作中重新建构,从开辟出工写兼善,忘形达意的艺术格。其作品画面缤纷多彩,可谓是广博收,兼容并蓄。纵观其画作,画家笔墨总是充盈着一股浓浓的诗意,缓诉说着内心的别样情怀,抒发着人生感悟与思考。
从绘画语言上来说,朱理存仔细研究着中国画的观察与表现手法,并很好承袭了传统精髓。在工笔画的创作生中,她对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与笔墨传统具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,使她可以心应手的传达内心的情愫,以自己别心裁的构思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形式令人回味无穷。这样闲适自如的创作态和绘画风格,也是她几十年干锤百的结果。到了后期由工笔复归写意的时候,她更以一种变形的艺术,传达自身在艺术体验中获得的独特审美意象、艺术意味、形式神韵。这种变形并不是对生活的扭曲或者丑化,而是一种妙手偶得的艺术加工。常言说“神”是目的,“形”是手段,但是朱理存却“无形”也传神,“无形”也达意!在她鲜明化、夸张化的艺术手法下,其笔下的人物造型夸张而不怪异,有的饱含古韵、情韵连绵,有的灵动有趣、秀骨清象,有的返璞归真,美妙脱俗,还有的稚拙妩媚、生动可爱。画家还悄悄地汲取了一些民间艺术造型的养分,其作品画面明快而大胆,凝练而夸张,感情强烈、有趣有味,充满了淳朴和清新的文化气息。
《戏雪》 2009年作
回归自然 务求创新
无论是工笔画的创作,还是写意画的创作,朱理存总是不断地再追求新的元素参加,使本身的作品抖擞出新意。其笔墨兼有宋人的深挚和元人的灵秀,颇有古人遗风。但画家显然不满足于此,她以独具的艺术慧眼,不断地去捕捉自然情趣,力求摆脱传统笔墨套路,去表现前人很少入画的题材,营造新颖的视觉观感。朱理存认为,真正的美来自于和大自然的和谐。多年来,她用朴实无华的笔墨的书写自然世界恬静、祥和的生态之美,心灵的平和与宁静,也自然被贯注到了作品之中。以此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,又融入了画家的真情实感,寄予了画家崇尚自然、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。以古老的国画语言,表达出新的时代情感和审美意境,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抒情方式。不仅如此,画家还在表现民族文化风尚和当代现实生活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探索,为中国人物画的拓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,同时也拓展了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和意境。
《同乐》 2003年作 68*68cm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